
產品型號:TGA Planck/TGA Planck+
更新時間:2025-11-21
廠商性質:生產廠家
訪 問 量 :573
0571-85129628
TGA熱重分析儀簡介
TGA熱重分析儀作為一款優良的材料熱性能分析儀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熱重法,在程序控溫的環境下,精準測量樣品質量隨溫度或時間的變化情況。通過高靈敏度的稱重傳感器與精確的溫控系統協同運作,能夠以高的精度捕捉樣品在受熱過程中因物理變化(如蒸發、升華)和化學變化(如分解、氧化還原)而產生的質量波動。TGA Planck具備較好的性能表現,溫度范圍極為寬泛,可從室溫延伸至高達1200℃,滿足不同材料對高溫測試的需求;其采用高靈敏度的電磁補償式稱重傳感器,質量分辨率高,能夠檢測到微克級別的質量變化,確保分析結果的精準度。同時,升溫速率可在較寬區間內靈活調節,從每分鐘0.1℃到500℃不等,以便針對不同樣品特性和實驗目的優化測試條件。
測試標準
JJG 1135 2017、GBT 27761-2011、GBT 27762-2011
產品規格
| 產品型號 | TGA Planck | TGA Planck+ |
| 溫度范圍(℃) | RT~1000 | RT~1200 |
| 加熱爐類型 | 電阻加熱爐 | 紅外加熱爐 |
| 升溫速率(℃/min) | 0.1~100 | 0.1~500 |
技術參數
| 參數 | 值 |
| 稱重傳感器 | 高精度電磁補償式天平 |
| 最大樣品量 | 5g |
| 動態稱量范圍 | 5g |
| 稱重靈敏度 | 0.1 ug |
| 質量零點漂移 | 10 ug |
| 質量基線漂移 | 50 ug |
| 質量重復性 | 0.01% |
| 質量示值誤差 | ±0.01% |
| 溫度準確度 | 1 K |
| 溫度精密度 | 0.1 K |
| 升溫速率示值誤差 | ±1% |
| 差熱功能(DTA) | 有 |
| 系統采樣率 | 10Hz |
| 吹掃氣氛系統 | 有 |
| 吹掃氣氛控制 | 3路,流量可控(0~300ml/min) |
| 保護氣氛 | 200ml/min |
功能模式
| 測試模式 | 數據采集 |
| 等溫模式 | 溫度采集、質量采集 |
| 掃描模式 | 溫度采集、質量采集 |
| 高分辨率TGA模式 | 溫度采集、質量采集 |
| 調制模式 | 溫度采集、質量采集 |
選配功能
| 功能 | 品牌/型號 | 參數 |
| 自動進樣 | 焦耳智能 | 60個樣位 |
產品特點
紅外加熱爐,具有安全、可靠、高升降溫速率等優勢。
高精度電磁補償式天平,可溯源式高精度質量測量。
高分辨率TGA控制模式,廣泛和重疊的重量損失分離,更高的生產力和更佳的分辨率。廣泛材料兼容性,滿足從基礎科研到工業應用的多領域熱分析需求。
智能化操作界面,簡化操作流程,提升工作效率與用戶滿意度。
強大數據分析軟件,提供深度數據挖掘與可視化報告,助力科研與生產優化。
安裝條件
| 電源 | AC220V/50Hz |
| 場地要求 | 設備置于實驗臺上,避免震動,配備穩壓電源及獨立接地。 |
| 環境要求 | 設備應水平放置于通風良好的試驗室內,周圍應留有充足的空間供操作及維護之用。 溫度:(5~40)℃,,濕度:<85%RH |
| 環保要求 | 廢氣需經活性炭過濾或外排處理,廢樣按危廢分類收集 |
TGA熱重分析儀操作過程:
1.樣品準備
樣品量控制:粉末/顆粒樣品3-10mg,薄膜/纖維需剪碎至直徑≤3mm、厚度≤2mm,確保均勻分布且不接觸坩堝壁(避免熱傳導偏差)。
坩堝選擇:根據溫度范圍選型——鋁坩堝(≤400℃,成本低但易與酸反應)、陶瓷坩堝(≤800℃,耐腐蝕)、鉑坩堝(≤1200℃,高溫但易金屬污染)。
預處理要求:吸濕性樣品(如生物質、無機鹽)需60℃真空干燥12小時;易氧化樣品(如金屬粉末)需惰性氣體保護干燥;強酸/堿樣品需稀釋后測試;磁性樣品需確認無磁干擾。
2.儀器校準與檢查
質量校準:使用10mg、50mg標準砝碼校準天平,誤差≤±0.01mg。
溫度校準:采用銦(熔點156.6℃)、鋅(熔點419.5℃)等標準物質驗證,誤差≤±1℃。
基線校準:空坩堝運行測試,確保無質量漂移(原始基線漂移<10μg,平直度<1μg)。
環境檢查:實驗室溫度20-25℃,濕度≤60%,無振動(遠離離心機、空調)、氣流穩定;氣體純度≥99.995%(氮氣/氧氣),流量20-50mL/min,提前通氣10-15分鐘置換管路。
3.參數設置
升溫程序:設定起始溫度(如30℃)、終止溫度(如800℃)、升溫速率(5-20℃/min,快速反應用20℃/min,慢反應用5℃/min)及等溫時間(如0min)。
氣氛控制:惰性氣體(氮氣/氬氣)用于防氧化,反應氣體(氧氣/空氣)用于氧化研究,氫氣用于還原反應;氣體流量需穩定(如30mL/min)。
數據采集:采樣間隔1s/點,確保捕捉分解細節;DTG(微分熱重)曲線輔助分析最大失重速率溫度。
4.運行測試
開機預熱:開啟氮氣/氧氣鋼瓶(壓力≥0.5MPa),啟動儀器電源及循環水,預熱30分鐘至穩定。
裝樣與平衡:將坩堝置于樣品托,關閉加熱爐并檢查密封性;軟件中輸入樣品信息(名稱、質量、操作員),確認參數后點擊“開始”。
過程監控:實時觀察TG(質量-溫度)與DTG(質量變化率-溫度)曲線,記錄異常(如質量突降、基線漂移);高溫段(>600℃)需用陶瓷坩堝,避免鋁坩堝熔化。
5.數據分析
曲線處理:初始質量歸一化(設100%),計算失重百分比;結合TG與DTG曲線解析分解階段(如脫水、分解、氧化)。
動力學計算:通過不同升溫速率的TG曲線計算活化能、指前因子。
特征參數提?。撼跏挤纸鉁囟龋═?,質量損失5%的溫度)、最大失重速率溫度(T???,DTG峰值)、殘渣量(無機填料/阻燃劑含量)。
6.安全與維護
操作安全:佩戴手套、護目鏡;易燃易爆樣品(如有機過氧化物)禁止測試;有毒/揮發性樣品在通風櫥操作,配備氣體檢測儀;禁止觸摸高溫部件(爐體、坩堝)。
儀器維護:每月基線校準,每季度質量與溫度校準;定期清洗爐蓋、排氣管(防污染物堆積);氣體過濾器每季度檢查,避免堵塞;長期不用時每周開機預熱30分鐘防潮。
關機流程:待爐溫降至50℃以下,關閉氣體與循環水;取出樣品,清理坩堝(鉑金坩堝用稀硝酸浸泡,一次性鋁坩堝按危廢處理)。